百安概念影城第六十四期爱上纪录片系列特别展映活动,有幸邀请到了特别的观众,他们是参加由香港文汇传媒集团、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19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一一年轻的眼睛看甘肃活动的来自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的师生们。
本期爱上纪录片特别展映活动将给大家带来由著名导演秦川的纪录片作品《敦煌画派》。用大银幕带大家走进敦煌,走进甘肃,走进西部文化,用年轻的眼睛看甘肃。
映后交流分享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对敦煌艺术,敦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被中华文化长河中璀璨绽放的敦煌文化深深打动与感染,与现场的专家老师们展开了对敦煌艺术文化的深入探索。
《敦煌画派》观影结束,师生们在百安概念影城艺术展厅参加映后分享交流环节。同时,本次活动也邀请到了三位深入研究敦煌艺术的专家作为分享交流嘉宾,与观众们一起走进甘肃,走进敦煌。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活动的嘉宾与师生们也对即将看到的优秀纪录片《敦煌画派》满怀期待!
图:学子们兴致勃勃体验传统文化大公报记者刘俊海摄
西北文化看丝路,丝路文化看敦煌。6月24日晚,范长江行动─2019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一行走进兰州百安概念影城,在这个免费向公众播映优秀纪录片的地方,学子们参加了大型文化纪录片《敦煌画派》公益展映活动。在收看了一代代画师坚守戈壁瀚海、矢志不渝临摹敦煌壁画的故事后,港生们深受感染。学子们纷纷表示,艺术家们无心名利,独守孤寂,为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才华与心血,这种精神既是中华儿女的脊樑,更值得当代青年特别是香港年轻人学习和继承。
大公报实习记者 锺慧婷兰州报道
《敦煌画派》是中国第一部从美术学角度深入解读敦煌壁画、彩塑历史渊源及其传承发展的电视纪录片。纪录片透过莫高窟横跨10个朝代的经典壁画和雕塑精品,充分展示了千年文明与大漠戈壁所孕育的浩瀚之美,生动再现了一代代画坛巨擘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坚守与奉献。纪录片分为《大千面壁》、《美术诗经》、《敦煌微笑》、《花开敦煌》、《岩彩之路》和《朝圣敦煌》六集
港生为匠人故事泪潸然
6月24日晚,随着影厅灯光逐渐转暗,一幅瑰美震撼的“美术诗经”画卷在学子面前徐徐展开。当纪录片中“艺术”、“不后悔”等字眼从90多岁的老艺术家万庚育口中颤抖地说出时,观影的香港学子纷纷感动落泪。老艺术家们对敦煌艺术的坚守,不仅令敦煌瑰宝有了温度,更使学子们产生了情感共鸣。港生们纷纷表示,艺术家们无心名利,独守孤寂,为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奉献了自己毕生的才华与心血,这种精神既是中华儿女的脊樑,更是值得当代青年特别是香港年轻人学习继承的精神财富。
导演向港生发“敦煌之约”
播映结束后,纪录片导演秦川透过视频与范长江甘肃行学子隔空交流。秦川动情地说,影片每一集都有一个核心故事,张大千的故事将观众带入敦煌,发现敦煌艺术的伟大和惊人之处。常书鸿等一大批艺术家上世纪40至50年代来到敦煌,并为敦煌壁画奉献一生。他指出,上述艺术家的故事感人至深,“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恰恰是敦煌画工、古代画师一直以来延续的敦煌精神、工匠精神,也是现在非常稀缺的民族精神。”
“你们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拨香港观众,我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部纪录片,走近敦煌。将来你们中若有人来研究敦煌艺术,或从事敦煌艺术相关的创造,我们会更欣慰”。秦川热情的向香港学子们发出“邀约”。
图:学子们了解“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河石砚大公报实习记者王冬阳摄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陈红月兰州报道:从衣袂翩翩的美人菩萨到冯巩表情包,从感人肺腑的捨身饲虎到洗脸刷牙的日常生活……正如纪录片《敦煌画派》所言“因为真实,才可以穿越时空。”在欣赏完《敦煌画派》第二集后,参加范长江行动甘肃行的师生还与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兰州财经大学艺术院院长马刚,甘肃画院研究部主任李文君等就拍摄背后的故事进行分享交流
《敦煌画派》第二集以常书鸿先生放弃法国优越生活,毅然决定投入敦煌壁画临摹研究为引子,讲述了段文杰、史苇湘等老一辈艺术家坚守敦煌的感人事迹。马刚说: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常书鸿先生坐汽车要几个月才能辗转至敦煌。即使如今莫高窟已发展成一个重要景点,石窟之外仍是漫漫黄沙。敦煌之苦,苦在生活艰难,亦苦在内心孤独。
虽然深居戈壁大漠,但与敦煌艺术为伴也给艺术家们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快乐。李文君谈到,老一辈艺术家们能坚守几十年不后悔就是靠对中国艺术的热爱与信仰,这也是敦煌文化能够传延至今的原因。
很多香港学子在分享观感时都表示,如今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科技的发展,敦煌不再艰苦如往昔,但愿意为传统艺术奉献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这部纪录片深深触动了自己的心灵,更带来了这方面的深刻反思。
圖:學子們在八坊十三巷內合影留念 大公報實習記者關郁凡攝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髒亂破舊的「城中村」日益成為內地各城市發展急需解決的頑疾。有別於其他城市「大拆大建」、「推倒重建」的改造模式,甘肅省臨夏州依據當地的歷史文化特點,探索出一條「不拆房」、「不外遷」、「修舊如舊」的「城中村」改造之道。同時,「八坊十三巷」在改造過程中,將磚雕文化上牆,將排污溝渠入地,築造出一個民族建築藝術「大觀園」。范長江行動甘肅行一行近日在臨夏州看到,得益於這種極其得宜的改造模式,當地歷經風霜的「八坊十三巷」已經從「城中村」成功變身成為甘肅省的文旅新地標。
據史料記載,從唐朝至今圍繞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個教坊、十三條街巷,故稱「八坊十三巷」,它既是臨夏當地的民俗文化名片也是民族建築藝術「大觀園」。「八坊十三巷」80號院「大公館」是臨夏回族居民的代表性建築,其風格與老北京「四合院」相近。採訪團一行被「大公館」小橋流水塵埃靜、青瓦白牆神韻懷的建築意境所折服。香港浸會大學學生廖渝敏表示,透過零距離的接觸,百年前的「八坊文化」似乎就在眼前。
修舊如舊重現百年街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改造前的「大公館」卻是另一番光景。「八坊十三巷」的導遊介紹,佔地3.5畝的「大公館」始建於1926年,改造前住着18戶人家共100多名少數民族居民,無論從生活質量抑或經濟收入都處於較低水平。通過設施改造工程,「大公館」恢復原有的面貌並被命名為「八坊民俗館」,原來居住在此地的居民被統一安置到公租樓房,居住環境和生活水平獲得大幅提升。
「『八坊十三巷』在改造過程中,遵循『文化為先、利民為本』的思路,保持街區原有整體格局和居民生活方式不變,將磚雕文化上牆,將排污溝渠入地,一舉改變之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狀況。」八坊十三巷景區管理局副局長柳歡歡介紹。
新「顏值」創收 三年破四億
「八坊十三巷」的「顏值」在改造後大幅提升,這有力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據了解,改造後的「八坊十三巷」自2016年街區開放以來,累計接待遊客54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4.47億元人民幣。
三個月前,原本在外打工的馬穆光回到位於「八坊十三巷」的家,並將0.4畝的一層房屋改造成「紫藤苑餐館」。「每月收入較過去多了五六千元。」馬穆光笑言,「雙休日和節假日食客最多,忙碌時還要請親戚幫忙。」像馬穆光這樣回到「八坊十三巷」開店做老闆的人大部分是這裏的原住民,在政府部門的鼓勵和扶持下實現自主創業。
煥發新生的「八坊十三巷」還吸引了眾多臨夏傳統文化企業落戶。在甘肅擁有多家蓋碗茶銷售店的丁龍就在這裏開設了一家河州茗源蓋碗茶文化博物館。該博物館主要展示臨夏的名特色蓋碗茶,並提供沖泡、特色小吃等服務。「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想通過這家博物館讓更多人了解並認識蓋碗茶文化。」丁龍透露,這家私人博物館解決了「八坊十三巷」內7名原住民的工作問題,其中1人原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在博物館工作後很快實現脫貧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蔡靜穎、孫茂寧臨夏報道:大公報記者了解到「八坊十三巷」在改造過程中,政府擁有的45處公房院落被悉數改建為民俗館、手工藝館等公共文化場所。這裏豐富的人文及民俗氣息給香港學子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香港浸會大學學生鍾慧婷說:「這裏的建築古色古香,很有中國風情,眾多的民族特色小店也讓我流連忘返。」香港嶺南大學學生潘藹楹坦言,「八坊十三巷」是個蘊含濃厚文化氣息的地方,這裏建築風格獨具特色,商店也販售各式各樣的民族特產,「漫步其中恍若同時探訪了多個民族」。
記者在「八坊十三巷」探訪蓋碗茶文化博物館時,偶遇來自香港的廖小姐和陳小姐,她們一邊欣賞着各式各樣的蓋碗茶茶具,一邊讚嘆茶具的精緻手工,並忙着拍照留念。兩位香港同鄉表示,這個地方對南方人而言很新奇有趣,富有文化特色。
歷史的變遷造就了八坊十三巷。經過改造後的八坊十三巷仍然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不但改善了百姓的生活質量,還帶來就業機會。
6月26日,“2019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采访团30多名成员,在副团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西北新闻中心甘肃记者站站长、范长江行动同学会副主席杨韶红,副团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北京新闻中心助力总编辑张宝峰,副团长、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华东新闻中心记者倪巍晨及指导老师和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临夏,先后在我州广河县、临夏市进行采访。
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甘肃省委宣传部组办的“2019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采访团,由香港高校和甘肃高校学生组成。26日上午,采访团在州、县(市)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陪同下,参观了广河县齐家文化博物馆、采访了史前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建设、广河县电商孵化园、扶贫车间,了解了我州脱贫攻坚情况。26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临夏市,参观临夏州彩陶馆、茶马古市洮砚艺术馆以及彩陶、蛋雕、泥塑、砖雕等艺术馆,走进八坊十三巷景区做了详细采访,并临夏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了解。
大公报著名记者范长江,自1935年7月起,26岁的范长江受大公报派遣前往西北,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足迹涉及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和内蒙古5个省区,他以一个记者的独特眼光,向读者报道了当年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方面的状况,一时在全国引起轰动,并因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崇高地位。
范长江以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告诉世人:好的记者应该肩负良知和责任;好的记者应该走在路上,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好的记者应该秉笔直书,言为家国。本次甘肃行采访团即是沿着当年范长江走过的足迹,来到临夏,重走并实地体验范长江眼中的“中国西北角”中的临夏,今非昔比的可喜发展变化。
据悉,2014年至2018年,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旗下大公报5度举办“范长江行动”,5年间组织了360余名香港大专院校传媒学子先后奔赴内地、远走海外,行走21条各具特色的路线,采访了甘肃、内蒙古、广东、福建、北京、上海、河南、黑龙江、吉林等地,足迹遍布全国106个城市,走访了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印尼、俄罗斯等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在实地采访中切实学习和发扬“记者永远在路上”的精神,体验规范的新闻训练,在边走边写中切实了解祖国内地及海外的发展,在思考中探寻香港未来的发展机遇和自身职业生涯规则。5年来,学生已合作共发表报纸版面234版,新闻报道逾1200篇,图片超过1500幅。
今年,“范长江行动”继续扩大规模,开拓创新,计划行走8条路线,包括“内蒙古行”、“中原行”、“甘肃行”3条经典路线;继续延伸深受好评的“一带一路”行国际线,走访英国;并开辟“沪浙行”、“吉林行”、“山东行”和“海南行”,扩大活动覆盖面,全面丰富提升“范长江行动”的内涵。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杨嘉晖、聂杨铮、刘家权临夏报道:齐家文化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1975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甘肃广河县齐家坪M-41号墓葬裏发掘了一面铜镜,该铜镜直径6.2厘米,厚0.3厘米,背面中央有桥形钮,钮高0.5厘米,该铜镜现存於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是迄今为止已知的中国最早的一面铜镜,被誉为“中华第一镜”。
除了这面精美绝伦的铜镜,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食物麵条,其“老祖宗”也出现在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遗址。在齐家文化博物馆内,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关於喇家遗址麵条的论文引起港生驻足观望。香港学子们连连惊叹,一碗封存了4000多年的麵条竟被挖掘出来,而这碗看似粗细均匀的麵条也证实了中国先民早在4000年前就已开始用小米製作麵条。这碗“食物化石”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麵条实物证据。
在齐家文化博物馆内,“华夏商人从这裏出发”显得格外耀眼。针对这一观点,齐家文化博物馆讲解员马丽介绍,考古人员曾在齐家遗址中发现过贝壳,对於贝壳的出现,有两种较为合理的解释,一种是认为齐家文化遗址所在地区在亿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另一种则认为,这些贝壳很有可能就是齐家先民们在南海地区与当地居民通过物物交换而得来。
图:学子与奇石专家探讨石头文化大公报实习记者王冬阳摄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杨嘉晖、聂杨铮、刘家权临夏报道:1914年,对於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来说,无疑是他人生当中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安特生受北洋政府聘请,以“中国北洋政府农商部矿政司顾问”身份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中国探险考察之旅。在此后的几年间,安特生先后发现、发掘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等,在世界考古学界引发强烈反响。
1923年6月,安特生率领考察团来到中国西北继续考古发掘工作。次年5月左右,安特生在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齐家坪与当地农民交流时,偶然间注意到农民手中正在使用的彩陶。花纹优美、造型精緻的彩陶立刻吸引住安特生,充满好奇心的他开始对这块区域进行深入考察。此时的他想不到一个彩陶竟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地处黄河上游广袤黄土地带的齐家文化,就这样被安特生带到世人面前。齐家文化因其主要遗址位於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距今约3500-4300年,时逢华夏文明从“史前社会”向“王朝国家”转变的关键期,经历了从万邦林立到华夏一统的特殊历史阶段。
传统观点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齐家文化的发现证实了黄河上游地区同样是华夏文明的一大重要源头。
圖:臨夏州博物館的展品再現當地人的生活場景 大公報記者劉俊海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關郁凡蘭州報道:兇殘的史前巨獸、野蠻的士兵、非洲草原上的野生動物……太陽落山之後,博物館裏的它們便被「復活黃金碑」重新賦予生命,與博物館守衛者發生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這是電影《翻生侏羅館》中的情節。參觀過臨夏州博物館後很容易讓人思考:那靜默展覽的文物真的沒有生命嗎?
衣着簡單的先民圍聚在一起,草屋旁邊的三個人在用手搓着泥條,不遠處有人坐在簡陋的陶窰邊低着頭燒着火,肩扛陶器的女人和手抱陶罐的小孩兒正跟着家裏的男主人外出歸來……在臨夏州博物館的彩陶展裏,一處蠟像場景生動再現了古老先民的生活日常。
步入展館,極目所至是花紋各樣、形狀不一的陶罐。陶罐上的紋路不是先民們隨意為之,多種陶器上出現的水波紋表現出他們對水的重視。狀似青蛙的紋飾表達了他們對雨水的渴望,種種紋飾顯示着原始群落的先民臨水而居的漁獵生活。有的彩陶上出現了大量四圈紋,表明先民們已經過上了田園農耕的生活。
這些陶器從泥土變為工具再被塵封進地下,之後又被發掘並被放入博物館的展櫃中歷經千年。無言的文物一直在給世人講述着千年前的故事,它們的生命從誕生之初開始,並沒有隨着它們被埋入黃土而消逝。在滄海桑田之後,又被賦予新的含義
图:杨瑞用小刻刀展示蛋雕绝技大公报实习记者高梅君摄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高梅君临夏报道:在香港6岁的女童会幹什麼?是跟着家教学琴、读诗,抑或围在父母身边撒娇卖萌?范长江行动甘肃行採访团日前走访了“茶马古市”风情街,古色古香的临夏特色建筑,匠心独运的民间艺术品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承匠人令学子们肃然起敬。採访中,一名6岁的女童凭藉小刻刀,展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蛋雕绝技。
女童手中的小刀,在厚约0.5毫米的鸡蛋壳表面上下遊走,随着刀锋的劃过,融合了绘画、雕刻技艺的精美图案逐渐浮现。“我叫杨瑞,杨星国是我爸爸。”女童告诉大公报记者,她从4岁起就跟父亲学习蛋雕技艺,从最初的“刮白”,到“设计图案”,再到动手在蛋壳上进行浮雕,“我认真学习了两年,每天要进行两小时的雕刻练习”。
作为蛋雕工艺传承人,杨星国是临夏工艺圈的名人,为了传承蛋雕技艺并磨炼女儿的心性,他坚持从小传授杨瑞蛋雕技艺。
杨瑞的案例在风情街并不鲜见,风情街上还有众多传统技艺传承人,他们无一例外都从小跟随长辈心口相传学习手艺。车国栋是一名砖雕艺术传承人,由於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技艺,今年26岁的他已是临夏砖雕界的中坚力量。
图:马朝林向学子们介绍天然水晶石製成的眼镜/大公报实习记者黄启彦摄
【大公报讯】实习记者潘蔼楹、黄启彦临夏报道:不少香港人都有近视问题要佩戴眼镜,但是只有很少的眼镜有矫正近视的功能。范长江行动甘肃行学子们6月27日到甘肃临夏市採访时发现一种眼镜有降低近视度数的功能。这副神奇眼镜是用什麼做的呢?那就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马达加斯加深海海底矿石。
学子们很荣幸有机会採访到神奇眼镜的领路人──马朝林。马先生是神奇眼镜技术第九代传人,他还拥有一副超过250年历史的神奇眼镜。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近视眼镜有玻璃片眼镜、树脂眼镜和软隐形眼镜,这些都是人工材料製成。而在马先生的不懈努力下,选取上等原料提升技艺精雕细刻,用天然水晶石磨製成的神奇眼镜不但有防辐射、防疲劳等功能,还可以调整和恢复眼球下陷症状,防止眼球变形,从而降低近视度数。
凭藉传承传统工艺和融入现代创新技术元素,马朝林的水晶石磨镜技术先后成功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2010、2011年新型实用发明专利。2018年,马朝林的工艺更进一步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採访过程中,学子们纷纷戴上眼镜拍照留念,无不对它的神奇功能而感叹。马先生亦为这项发明感到自豪,他希望有更多人知道这项发明。
圖:趙成德向學子們介紹館裏的各方洮硯 大公報記者劉俊海攝
「中華四大名硯」之一的洮河硯有逾1500年歷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范長江行動2019香港傳媒學子甘肅行採訪團日前走進臨夏市「茶馬古市」步行街實地訪問了洮河硯等非遺產品的保護傳承情況。採訪中,香港學子們有幸看到有着「中華第一洮硯」美譽的《中華復興硯》並由此引出一段源於洮硯的港隴情誼。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甘肅省政府將《九九歸一硯》作為賀禮送給香港。學子們期望港隴兩地能如《九九歸一硯》上的條條蛟龍緊緊纏繞一樣,彼此緊密聯繫,親密溝通,在「一帶一路」建設等各個方面續寫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大公報實習記者廖渝敏、才讓道吉臨夏報道
洮硯,其石色碧綠、雅麗珍奇、質堅而細、瑩潤如玉,因其「發墨快而不損毫」、「儲墨久而不乾涸」等特點享譽海內外,歷來為宮廷雅室之珍品,文人墨客之愛物。在「茶馬古市」步行街入口處,採訪團一行看到了全世界最長的洮硯作品《中華復興硯》。該作品將中華龍文化與洮硯工藝有機結合,以中華龍、長江、黃河、海濤、祥雲、長城、關隘等為設計元素。硯上56條巨龍昂首眺望着巍然聳立的崇山峻嶺和逶迤起伏的萬里長城,黃河、長江則在祖國的懷抱中奔騰流淌。當地導遊告訴大公報記者,《中華復興硯》長18.9米、寬3.29米、高1.69米,總重量達129噸。由於該硯體量巨大,採訪團一行需要走上硯台前的高台,方能完整欣賞到整條「巨龍」。
129噸巨作獻禮國慶70周年
作為「隴上瑰寶」,《中華復興硯》由洮硯師傅趙成德帶領50名能工巧匠歷時4年精心製作完成,亦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之作。在中國製硯界趙成德無疑是位名人,他不僅將洮硯璀璨的文化藝術呈現給世人,更以洮硯為媒介帶動一方農民創業增收、脫貧致富,是內地洮硯行業的領軍人物。不為人知的是,趙成德原本只是普通農民,但因結緣洮硯,對洮硯雕刻工藝不斷鑽研,最終成為製硯大師。
回歸賀禮表達隴原深情
談到趙成德,就不能不令記者想到他的另一力作──《九九歸一硯》。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之際,甘肅省政府特地將《九九歸一硯》作為賀禮送給香港,以此表達隴原大地對香江都市的款款深情。
這方作品在122公分的洮硯上雕刻了99條蛟龍,每條龍均神態各異,風韻獨具。從設計理念看,「9」在數字上代表最大,「9」也與「久」字同音,寓意「長長久久」,且有「吉祥」之意。此外,99條蛟龍還體現出香港在等候了99年後終於回歸祖國懷抱之意。
《九九歸一硯》在贈給香港後在海外引發很大反響。該作品已被視為香港與甘肅深厚情誼的生動見證。採訪團成員紛紛表示,期待港隴兩地能如《九九歸一硯》上的條條蛟龍緊緊纏繞一樣,彼此緊密聯繫,親密溝通,在「一帶一路」建設等各個方面續寫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粤港澳头条”,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版权所有:粤港澳头条 技术支持:友点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