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蒙特利尔10月3日电 题:专访香港民航处处长廖志勇:香港航空业必能乘风破浪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我相信香港不怕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香港特区政府民航处处长廖志勇近日就香港航空业发展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对香港航空业的信心绝非停留在口头上。
国际民航组织第41届大会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国际民航组织总部举行。廖志勇率香港民航处代表团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会。
廖志勇表示,香港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等优势,一向致力于航空事业。回归祖国25年以来,香港更凭借国家的坚定支持及“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实保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继续保持国际航空枢纽地位。
说起香港回归以来航空业的发展成绩,现年57岁、已投身民航业逾30年的廖志勇如数家珍。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香港国际机场飞机升降量约42万架次、客运量及货运量分别逾7000万人次及470万吨,三项数字与1997年相比均增长逾150%。香港国际机场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繁忙国际货运机场,即使在疫情期间,2021年处理的货运量仍达500万吨,维持全球之首。香港现已与67个民航伙伴签订民航运输协定。航空公司数量及航班服务航点则由1998年的60家及120个,分别倍升至疫情前的约120家及220个。
持续的疫情对全球经济及航空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打击。作为开放型经济体和国际航空枢纽的香港亦无法幸免。廖志勇表示,虽然疫情尚未完全消退,但相信机遇和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
“香港的运输枢纽地位不是一天就可建成,我也不相信一两天就可以失去。”廖志勇说,信心来自于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即“背靠祖国、联通世界”。
他说,中央政府明确,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支持巩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优越的地理位置、制度上的独特优势、自由的经济体系和丰富的国际商贸经验,都让香港有充分条件继续成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和区域物流枢纽。
谈及已有逾百年历史的香港航空业今后发展面对的竞争压力,廖志勇表示,竞争存在于各行业、各领域。香港由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都市,正是凭着自身优势及港人的拼搏精神。香港正从多方面着手,提升其在航空业的长远竞争力。
他介绍,为保持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充分把握大湾区机遇,特区政府正从硬件、软件方面不断提升机场客货运处理能力及长远竞争力,包括积极协助香港机场管理局推展三跑道系统项目,优化机场基础及联运设施,并会继续发展高增值航空业务并扩大香港的航空网络。特区政府亦致力维持和提升安全可靠、快捷高效的航空运输系统。
廖志勇强调,香港特区政府注重培养航空业年轻人才,树立青年对投身航空业的信心,保留优秀航空人才,因为“青年兴,则香港兴”。
譬如,特区政府鼓励开办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和计划,并设立“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支援航空业人才培养。香港民航处设置了航空教育径,帮助提升公众、尤其年轻人对航空业的了解及兴趣。香港国际航空学院也提供多项配合机场及整体航空业持续发展的培训课程,吸纳年轻人投身航空业。
他介绍说,中国民航局也与港澳两地民航部门签订一系列“互认合作安排”,实现飞机维修及等专业资格互认,为业内和有志投身航空业的人士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
廖志勇的名片仍印有“机长”头衔。他说,自己在民航部门做过若干岗位,对这个行业有深厚感情。现任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区域航空安全小组主席的他,见证了香港航空业的成长,与业界颇多交流,如今对香港航空业发展更具信心。
“我相信,在疫情趋稳后,中国内地及亚洲的长期航空交通需求会带来巨大发展潜力。”廖志勇说,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坚毅自强,努力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充分把握国家发展的机遇,香港航空业界必能乘风破浪,迎来强劲复苏。(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粤港澳头条”,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版权所有:粤港澳头条 技术支持:友点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