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言錚錚/雙核驅動 東北加速振興


来源: 大公報   时间:2021-02-08 17:39:57






 
 長春工業企業在全國率先復工復產,去年全年GDP預計增長百分之三點五,增速穩居東北四市首位。
 
       文: 上海商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國勝鐵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成為帶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全新動力源。在整個城市體系規劃中處於最頂端塔尖層級的是國家中心城市。從2010年開始,國家陸續批覆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等九座國家中心城市。設立國家中心城市,目的是為了發揮其樞紐作用,以點帶面,激活城市群動能,進而輻射更廣闊區域。從分布來看,傳統的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區域中,唯獨東北尚無一座國家中心城市。這與東北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地位是不相稱的。

  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就振興東北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第一次是2015年7月在長春,第二次是2018年9月在瀋陽,要求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明確指出:「『十四五』時期,要有新的戰略性舉措,推動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可以說,東北振興迎來前所未有的浩蕩東風。

  東北要振興,必須有強有力的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東北的城市星羅棋布,包括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四座副省級城市及其他大大小小數百座城市。如何在東北地區現有的城市格局中脫穎而出,成為帶動東北振興和發展的中心城市,是東北各大城市努力的目標。在各大城市競爭中,長春市呈現出十分活躍的狀態,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有力競爭者。

  就區位而言,長春地處東北地理幾何中心,在打造「城市圈」「交通圈」「生活圈」等方面居於圓心位置,這是承擔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條件和天然優勢。通過託管公主嶺市以及推進長吉、長平一體化,長春的騰挪空間更加廣闊。放眼東北,長春處於哈大城市群與遼中南城市群的關鍵連接部位,在這一腹地位置打造一個千萬人口、萬億經濟體量的中心城市,才能真正成為形成有力支撐東北振興的「骨架」「脊樑」。

  中心城市要看實力,看趨勢,看思路。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長春工業企業在全國率先復工復產,2020年全年GDP預計增長3.5%,增速穩居東北四市首位;同期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8.5%以上,增速在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

  作為老工業基地,長春不斷破繭蝶變,煥發新生。國際汽車城、國際影都、國家區域創新中心、中韓國際合作示範區「四大板塊」,形成集體托舉效應。這「四大板塊」都極具輻射帶動意義。僅以汽車為例,作為「共和國長子」的一汽,如果在「十四五」期間是要超萬億的規模,就可拉動東北地區三萬億的增長。與此同時,大量「小巨人」、「獨角獸」批量湧現,成為生力軍。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車、光、影、農」、「技、網、雲、智」融合,三大產業融合,城鄉融合,實現了高質量「化反」。

  着力改善營商環境

  「投資不過山海關」是影響東北地區發展的負面標籤。在這方面,長春着力改善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解決難點、痛點。新建工業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企業開辦時間由三天壓縮至一小時,為企業服下「定心丸」。

  長春已形成爬坡過坎的韌性,換擋提速的勁頭,轉型升級的前景。對於東北振興,也都具有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重塑長春經濟地理,進一步夯實中心城市競爭力,在國內帶動引領好「兄弟團」,在國際上擴大結交「朋友圈」,努力構建國際國內良性雙循環,已進入關鍵機遇期。

  長春成為東北地區國家中心城市,並不是要唱「獨角戲」,而是更加突出協調發展,要帶動形成「城市走廊」。打造中心城市並非零和博弈,而應是協調發展與有序競爭,其着眼點是整合聚集優勢資源,在最高水準上形成區域創新體系,助推高質量發展。成都與重慶就是最好的例子。去年10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兩座國家中心城市將形成優勢互補發展格局。

  同樣,東北中心城市也沒必要拘泥於單極思維,而完全可以是雙核驅動。比如,瀋陽擁有傳統產業的大體量積累,而長春有產業輻射強、地理區位等優勢。二者可以合理分工,一體聯動,協同發展,唱好「雙城記」,下好「一盤棋」,共同提升城市群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助力東北振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粤港澳头条”,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版权所有:粤港澳头条  技术支持:友点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