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月14日电 (记者 郭军)2月14日,由暨南大学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撰写的《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报告(2018)》在广州发布。
该报告从经济发展动力、新型产业结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开放性、协调性、绿色发展和共享性七个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和比较2011、2016和2017年的高质量发展指数,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性提出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呈现三个主要特征: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三个梯队、高质量发展支撑动力发生转换。
该报告研究显示,粤港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指数从2011年的0.4814,增至2017年的0.5129,年均增长了1.06%;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指数从2011年的0.5083提高到2017年的0.5609,年均增长了1.65%;与2011年相比,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整体态势较好,香港、广州、深圳、江门、佛山、中山、珠海、东莞和惠州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年均分别增长了6.77%、4.87%、4.63%、4.60%、2.53%、2.40%、0.92%、0.77%和0.51%,仅澳门和肇庆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年均分别下降了1.66%和2.38%。
按照高质量发展水平,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形成了三个梯队。香港为第一梯队,广州、深圳、澳门和珠海组成第二梯队,中山、东莞、惠州、江门、佛山和肇庆组成第三梯队。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梯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较快,逐渐逼近第一梯队。
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2011年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动力是经济发展开放性、协调性和新型产业结构,而2017年主要支撑动力已转变为新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动力和交通信息基础设施。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面临三个主要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开放性、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共享性仍需提升;珠三角经济发展开放性、协调性和共享性存在短板;城市之间高质量发展态势差异较大。
与2016年相比,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开放经济性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和经济发展共享性指数分别下降了16.31%、14.85%、8.38%。其中,经济发展开放性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对外资本依存度和外贸易依存度下降;绿色发展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单位GDP水耗增加;经济发展共享性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师生比下降。
该报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时应从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动力、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方式、完善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机制等方面着力。
报告课题组由经纬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覃成林教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贾善铭副教授领衔,主要成员有张震、皮亚彬、刘丽玲、江嘉琳、殷赏。(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粤港澳头条”,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版权所有:粤港澳头条 技术支持:友点软件